朱继志:眼擎科技“成像引擎” 让摄像头无惧复杂光

亿欧网 中字

从“给人看”到“给机器看”

“如果一个问题存在了很久,都没有被现有架构解决,这说明一定要有全新的技术架构才能破解难题。”朱继志告诉亿欧,眼擎科技开发的“成像引擎”就是这样一个解决复杂光环境下AI视觉成像问题的全新架构。

“传统ISP架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成像这个功能,”朱继志说,“但成像引擎重视的是成像的性能。”

据了解,成像引擎是一个“算力+算法+数据”的全新成像架构,具有学习功能。朱继志向亿欧介绍道,处理图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算力对成像引擎而言十分重要;但光有算力是不够的,还要开发出针对不同场景的算法,才能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在算力和算法都具备的条件下,最终还需要在不同复杂光环境下进行测试,以收集到更多的场景数据,让算法进行学习,达到让整个成像引擎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光环境的目的。

在成像引擎实际运作中,“经过CMOS的8~16位RAW数据进来时,我们直接基于RAW数据进行无裁剪处理,如果按照16位的数据来算,成像引擎处理的原始图像信息量比传统ISP高256倍,最后把它压缩成8位的JPG图像。”朱继志说,这样的方法能够保留所有图像细节信息,无论在什么光线环境下,都能对图像实现优质处理。

“颜色是AI测量世界的根本依据,也是深度学习进行图像识别的基础。”朱继志认为,成像技术的目的已经从“给人看”过渡到“给机器看”,“AI视觉需要的是一把标尺,关注的不是美颜、像素,而是准确的输出物体的颜色、锐度以及丰富的细节。”

据了解目前成像引擎暗光能力比人眼高8倍,降噪能力比摄像头高64倍,逆光能力比摄像头高32倍。未来三年,眼擎科技的使命就是让成像引擎芯片的成像能力将全方位超越人眼。

AI视觉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1月,眼擎科技推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复杂光线专用成像芯片eyemoreX42。除了成像芯片,眼擎科技也通过提供成像开发套件、成像模组、成像算法IP以及深度定制成像方案等一系列全套的成像技术方案及服务。

“我们定位是一家上游的芯片公司。”朱继志告诉亿欧。传统ISP架构集成在SoC里面,而眼擎科技抛弃ISP架构后,需要填补成像技术的空白,但眼擎科技的成像引擎是一个“算力+算法+数据”的全新成像架构,原来ISP在SoC中所处的位置无法承担成像引擎的处理能力,“所以我们要单独生产一个芯片来实现成像引擎的功能。”

“AI正驱动着芯片产业发生变化。”朱继志告诉亿欧,以前CPU一家独大,摄像机里只需要一个主芯片就能实现所有功能;但AI时代来临后,GPU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所有算法都是基于GPU实现,因此摄像机中需要加入GPU;但当GPU的算力变得很强、算法很丰富的时候,前端摄像头能力的好坏就成了AI视觉“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因此还需要一款新的成像芯片来解决这个问题,眼擎科技解决的正是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朱继志表示,眼擎科技的愿景是成为AI成像领域的头部企业,定位上游的技术方案商,通过赋能的方式,向下游打造终端产品的公司输出自己的成像能力。据了解,眼擎科技未来将在安防、工业检测、无人零售、智能医疗、机器人、深度相机等领域重点发力。

“我们是面向未来的,关注的是新产品和新应用市场。”朱继志告诉亿欧,眼擎科技的战略是先做核心技术突破,再找市场应用部署,“场景与技术是相互推动的,场景的需求能催生技术的更新,而技术的创新能’解锁’更多应用场景。”朱继志说,比如在安防领域,眼擎的全新成像技术将变革闸机的场景,未来闸机处的摄像头不再需要任何辅助光源,也能清晰的“看”见人和物;同样,“未来公路上有爆闪灯,可能也会变成一件奇怪的事。”

今年是眼擎科技启动市场推广的第一年,朱继志认为,将芯片推向市场需要2年的时间,之后还要再用2年的时间等待市场成熟。“AI视觉成像能力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慢慢迭代升级的过程。”朱继志说,只讲技术原理,安防圈子的人都懂,但只有看到成像引擎的实际效果,市场才能对这个原创技术有最直观的感知,“用户体验这种主观的感觉是很难说清楚的,所以还需要时间让大家慢慢了解和接受。”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