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席卷全球 传感器为产业智能化升级赋能

中国仪表网 中字

小小的传感器,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与支撑,也成为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焦点之一。8月24日,诸多传感器从业者齐聚“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之传感器与物联网高峰论坛”,共议我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计。
  当前,工业4.0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很多企业都在大力进行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以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传感器则是这次产业升级浪潮中的重要一环。
  传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是关系制造业发展全局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

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应用市场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9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660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65%,2023年将达到2580亿元。
  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我国传感器产业生态趋于完备,设计、制造、封测等重点环节均有骨干企业布局。目前全国从事传感器研究的相关企业接近2000家,其中上市公司近30家,各类传感器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传感器产业目前仍面临高端传感器产品供给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科研生产与应用不协同等问题,由此带来的产业安全、信息安全挑战不容忽视。
  “不要在20年后再说‘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就没有把基础抓住’。”在工信部原副部长、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杨学山看来,传感器虽小,重要性却不言而喻,加快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产业智能化的关键。
  培育壮大我国传感器产业,提升传感器技术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国家早已精准布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指出,重点加强新型传感器的研发,提升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制造体系中的应用,增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沈力平建议:“像抓芯片技术发展一样,抓好先进传感技术的研发、制备和应用。”。2018年7月,工信部正式批准了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致力于传感器关键共性技术、器件结构等领域研发平台,实现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
  除了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支持传感器产业发展。在24日举办的重庆智博会上,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正式揭牌。依托传感器产业基地,重庆北碚将快培育传感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强化对仪器仪表、智能装备、新型显示等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以传感器与物联网助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
  工业走向智能,万物走向互联,这背后离不开传感器支持。未来,市场、技术、政策将驱动我国传感器产业快速发展,前景一片明朗。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