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产业该怎么渡过眼前的苟且,走向诗和远方

中国仪表网 中字

据不完全统计,传感器有3万种,应用范围极度广泛,小到手机的指纹识别应用,大到物联网的互联互通,各行各业都会运用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感器已经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与支撑,工业走向智能,万物走向互联,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传感器完成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传感器虽小,但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在近期一系列的主题展会和论坛上,许多企业发言人提及了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寄希望传感器产业带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的所有动作链接和应用场景的实现,都需要靠传感器来完成。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硬件和必备条件,该怎么渡过眼前的苟且,走向诗和远方……
  企业、政府需同仇敌忾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市场需求量大,而产业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全球约有三万五千种传感器,但真正的属于我国自主的品类少,除我国本身起步较晚外,更多是因为传感器品类多到遵从不同的科学原理、规格多到技术强度要求不一致、具体产品更需要跟应用紧密结合;在小批量、先进公司做到质优价廉的情况下,投资传感器产业就很难产生好的效益。
  在这一系列的实际情况下,我们应该要如何突破呢?可以肯定的是,需要对当前局势的合理把控,企业要认知,和政府统同仇敌忾,对战技术、市场的壁垒。在这一方面,重庆川仪做的就比较好,对于自己的不足有充分的认知,同时又号召如何来解决问题。近期,董事长吴朋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川仪作为国内领先的传感器公司,在压力、温度、流量和气体传感器制造上都已经达到业界领先水平,但在更上层的MEMS、芯片、软件等领域,与世界先进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强烈呼吁政府在这些方面做好规划和支持,要针对应用,特别是工业场景的应用做开发。
  企业要做的就是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科技人才培养和资金的投入,来优化技术和工艺细节,实现整体实力提升,从而改变进口为主调整为以自力更生为主,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政府层面,则需要加大对传感器产业的扶持:首先是给高端的新材料、新技术支持,其次是支持共性技术平台,第三是从应用场景角度出发,对采用国产传感器给予相关支持。同时,贸易战的纷争,为了各行各业的安全考虑,我国政府更应该明文规定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的,禁止使用进口产品,支持实现国产化。

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必定为你打开一扇窗同时,贸易战的波及,对于依靠出口业务为主的企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此建议可以紧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路线,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和渗透。
  产业链的完整性,及规模效应 
  近年来,我国的GDP增速减慢,工业自动化设备、部件需求的增幅下降,产品价格也随之下降,使得传感器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另外,随着各个厂家的加入、角逐,竞争的激烈性是不言而喻的,整产业链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了。
  上半年,传感器上市企业的半年度报告中,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一个讯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浆料(主要成份为金、银、钯等贵金属)、塑 料粒子、钢材等,其价格上涨将会给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近两年塑料粒子等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使得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及频率无法抵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从而给公司的当期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我国对传感器技术研究开发阶段的资源投入比较重视,但却相对忽略了产业化基础性的开发,对产品化、商品化的基础技术的投入,以及对材料、制造工艺和装备、测试及仪器等相关和配套的共性基础技术的开发。以上产业及市场的风险均有可能影响到未来公司的经营业绩及产品定位。
  应对措施:紧密关注市场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大产业化基础性的开发,对产品化、商品 化的基础技术的投入,以及对材料、制造工艺和装备、测试及仪器等相关和配套的共性基础技术的开发。
  政府和企业的同仇敌忾,多是在技术的创新上,而要想实现最大化的利益,还是需要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通过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的效应,来显示成本的控制。一是规模效应,国内的龙头企业,同类产品的营收领先于国内同行,规模带来的边际效应,能有效降低各项成本;二是精益化生产,企业全面实现精益化生产模式,改进现场工艺水平,提高公司生产物流管理效率,并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加以固化。同时,公司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使得公司的生产成本最终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这一方面,对那些需要通过量产来实现市场化发展的企业极具推动作用。
  同时,关于推动传感器产业化发展,工信部于2018年7月已经正式批准了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致力于传感器关键共性技术、器件结构等领域研发平台,实现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
  企业和政府的同仇敌忾,产业链和规模化的完整效应,诗和远方还远吗……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