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先于赛道几十年
此前,天津大学教授林雪萍认为,国内传感器技术全是卡脖子。
首先是工业设计软件,MEMS传感器设计十分依赖软件IntelliSuite,或者是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ConventorWare,包括863计划MEMS研究计划的30个研究小组都在用这个软件,几乎相当于此前工业软件Matlab在科学计算的地位。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PM2.5的测量,此前都是美国热电公司的产品,因其精密程度,售价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最近才被天津大学所攻克。
这种落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技术,并不是口嗨一句就能弯道超车的。当别人已经做到1的时候,无论是从什么方向入手,你还是需要从0-1,所消耗的可能不会少,甚至会更多。所以,弯道超车本身就是伪命题。
以美、日、德为代表的国家在传感器布局上相对更早,且更坚定。
美国在80年代就声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美国早在80年代初就成立了国家技术小组(BGT),帮助政府组织和领导各大公司与国家企事业部门的传感器技术开发工作。美国空军2000年举出15项有助于提高21世纪空军能力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名列第二。
德国则以工业强国为优势,从原材料成本上入手,保持产品优势。
而日本早在上个世纪就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首,它的半导体材料在全球来说举足轻重,日本企业供应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半导体原材料。
可见,美、日、德对于传感器最重要的材料和工艺是非常重视的,也给国内指明了在传感器领域,材料和工艺才是发展的大方向。
物联网只是一个契机,而不是近道
不可否认,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任,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无论物联网传感器的市场有多大,增长率如何,能够吃下这块蛋糕的必将是满足物联网需求的传感器企业。
IoT确实给传感器企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市场应用,这也是笔者认为IoT给传感器企业带来的利好,从市场维度来说,企业能挖掘的市场更多了,从抵御风险来说,企业的赛道更宽了。
在物联网所需的大量传感器芯片中,芯片必须低功耗、低价格的特性。据了解,国内现有的材料、封装技术,这些性能在45nm芯片上即可完美呈现。而我国在45nm左右制程和8英寸晶圆上有成熟的产业布局,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这些产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所以,物联网的大市场容量能够很好地容纳暂时落后的发展状态,同时已经成熟的传感器工艺也能够帮助这些传感器企业获得继续运转、持续研发的能力。
从目前的MEMS传感器来看,国内在MEMS麦克风传感器上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征兆。这说明,在物联网传感器领域,新材料的研发、工艺迭代上,国内外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并非不能跨越。
对于瘸腿几十年的国内传感器产业来说,弯道超车始终都是伪命题。但是如果换个思维,把大家都放到另一个赛道中,差距就没有那么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