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气体传感器的智能化需求逐日提升。
尤其是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工业、智能家居等领域,气体传感器在整个物联网环境监测市场的应用体量逐渐增加。
作者 | 方文
图片来源 | 网 络
全球/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情况
根据Yole预测,全球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到2022年将增长至10亿美元,2018年—2023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3%。
根据GMI的报告显示,到2026年气体传感器的出货量将会达到8000万个,市场估值将超过20亿美元,同时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7%左右。
同时,由于国产替代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气体传感器在市场的占比将会大幅度提升。
全球气体传感器领先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地区,主要包括:城市技术、费加罗、安费诺、博世、盛思锐、艾迈斯半导体等。
国内气体传感器代表企业主要有:汉威科技、四方光电、攀藤科技、慧闻科技、睿感、戴维莱传感、武汉微纳、合肥微纳等。
近几年,国内一些气体传感器企业也逐渐浮出水面,在国内市场中扩大份额。
四方光电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00万元到3300万元,同比增加7567.57%到8062.26%。
2021年第一季度,四方光电净利润大幅提升的原因,除了净利润基数明显小于往年同期外,更重要的是四方光电的产品与市场趋势一致,其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相关业务销量持续向好。
炜盛电子属汉威科技旗下专注气体传感器的子公司,而汉威科技主要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传感器业务、物联网业务、居家智能与健康业务,其中传感器业务主要依赖的是炜盛电子。
但是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营收3.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06%,净利润0.9亿元,较同期增长175.92%。
慧闻纳米作为一家2014年成立的气体传感器创新型企业,在2020年传感器出货量突破300万只,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奥松电子也看好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态势,并于2020年进入了气体传感器的研发和销售阶段。
气体传感器的应用面与应用量逐渐攀升
从诞生至今,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气体传感器主要应用都集中在有害、有毒气体监测。
其中,气体传感器主要应用在石化工业中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氨气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等都能用在检测二氧化碳、氨气、氯气等有害气体、半导体和微电子工业的有机溶剂和磷烷等剧毒气体。
民用的住房、大楼、会议室和公共娱乐场所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臭氧传感等。
在物联网领域的驱动下,这些气体传感器结合各类通信技术、AI技术的技术加持,使得这些原本在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矿山、环保、市政、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气体传感器应用面快速横向发展。
所以近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气体传感器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迅速增长。
细分来看,在工业节能、环境监测、智慧家居、医疗健康等各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随着对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环境监测、空气品质改善、智能家居、医疗器械开发等各个领域对气体传感器的需求持续升级。
并且,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以及敏感材料性能的提升,气体传感器的小型化、低功耗、高灵敏度以及智能化程度将逐步提高,这种发展特性也正符合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气体传感器的细分市场
消费类市场:主要集中在消费终端产品中,包括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
环境监测市场:用于监测空气质量和污染情况的气体传感器。
暖通空调市场:用于室内/车内空气质量监测的气体传感器。
交通运输市场:用于汽车尾气测量或重型车辆发动机控制的气体传感器。
医疗市场:在治疗护理时,用于呼吸分析的气体传感器,例如呼吸机。
国防和工业安全市场:在工业和国防领域,生产制造过程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监测 。
目前市场上的气体传感器,以半导体、电化学、催化燃烧、光学等技术为主。
其中,光学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出现及应运较晚,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目前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车用气体传感器发展空间大
车用气体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它直接或间接决定了汽车排放物的控制水平,有助于汽车节能环保、降低排放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随着汽车电子化、自动化、联网化迅猛发展,车用气体传感器正面临飞速发展机遇期。
在发动机所用的传感器中,车用气体传感器数量占比超过50%,大种类达到5—6个,目前仅常用的压力类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700亿元。
通过安装气体传感器可以监测PM2.5、PM10、温湿度、二氧化碳、甲醛、VOC、氨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并提示防范污染。
结尾:气体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向
①以往单功能气体传感器逐渐被复合型气体传感器取代,这对气体传感器厂商的技术全面性及产品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②随着终端用户体验的不断升级及消费习惯的逐渐改变,不同于以往仅安装于单台分析仪器、呈现单点化的态势,网络化是气体传感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纳米、薄膜、厚膜技术等新材料制备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气体传感器实现新功能提供了条件;
部分资料参考:中研纵横报告基地:《气体传感器市场容量调研2021到2027年行业前景分析报告》,普华有策:《气体传感器行业需求持续升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