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创投机构同创伟业官微披露,北京中科航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航芯”)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CRG3数字控制及自校准技术研究、CRG3表头生产关键设备开发以及公司产线建设等。
资料显示,中科航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于2021年5月,是中科院的科技成果孵化企业,拥有国内外核心发明专利40余项。公司致力于新一代高可靠、高精度惯性导航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包含核心惯性器件、惯性导航系统、星载惯性组合系统、耐高温惯性组合单元等。
公司在新一代固态谐振陀螺技术、MEMS惯性技术、导航级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技术的基础上,延伸并拓展了十几种类别的系统级产品。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深空探测、商业航天、能源勘探、地震检波、轨道交通等领域。
中科航芯技术力量雄厚,核心团队以中科院技术团队、航天技术专家为基础组建。团队中博士学历占比50%,硕士学历占90%。公司依托核心专利技术,实现了多个产品技术的“第一”:首套星载CRG固态陀螺组合,并成功在轨服役运行;首套耐温185℃的小型化CRG固态陀螺系统,满足5000深地钻探的需求;首套新型MEMS数字检波器系统,成功应用于地震观测系统;首套满足20年长寿命免维护的固态谐振陀螺组合,已在某平台上试用。
中科航芯总部与生产基地位于五道口清华科技园区,并在中科院设立了研发中心,具备核心惯性传感器及惯性导航系统装备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集成测试能力。公司研发与生产面积约1200㎡,建有300㎡的超净核心生产工艺区域。
中科航芯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聚集行业英才,聚焦惯性技术主业,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惯性技术产品与服务,支撑国防、服务民生,力争十年内进入国际一流惯性技术公司行列的目标。
公司坚持好产品是设计出来的理念,不断提高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水平,工艺装备大量采用自主开发的专用设备,确保设计要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公司采取了产品全工艺链条数据管理方法,确保产品过程可追溯,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中科航芯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质量致胜”的宗旨,依据GJB9001C和国防工业的相关管理要求,秉承科学精神并结合生产实践制定了质量手册,旨在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的期望与要求。
中科航芯秉承创新、服务、团队、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聚焦惯性传感器主业,目标打造国内领军企业,三年内实现年营业收入过亿,5年内成为我国惯性技术行业的明星企业,10年内进入国际一流公司行列。
据同创伟业透露,2022年,中科航芯已实现了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范围扩项,并顺利进入重点用户合格供方名录。
2023年12月中科航芯研制的空间固态谐振陀螺仪组合(RMU)产品,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上实现了搭载。其研制的空间RMU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抗辐照等特点,产品各项指标均满足空间应用的标准,在轨运行稳定,这也标志着半球谐振陀螺仪技术在空间领域的关键技术验证。
同创伟业于2023年投资公司Pre-A轮融资,作为早期价值发现机构,同创伟业见证了公司团队用两年时间完成CRG产品的多次迭代,这印证了硬科技投资中“科研基因+工程思维”的爆发力。目前,中科航芯已进入多家央企供应商名录。
此次中科航芯完成A+轮融资意义重大,不仅为其技术研发和产线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彰显了资本市场对高精度惯性导航领域的信心。
在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中科航芯作为中科院科技成果孵化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优秀的人才团队以及卓越的创新能力,有望在惯性导航技术领域持续突破,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科航芯必将带来更多优质的惯性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在国际一流惯性技术的征程上稳步迈进。